【原题呈现】
阅读下面材料,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。
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。为理想信念英勇牺牲的革命者,为国家富强勇于创新的改革者,为百姓免受灾难奋不顾身的普通人……每个群体都有不同的英雄。英雄不一定都是取得丰功伟绩的大人物,英雄也可以是默默奉献的平凡人。
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,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。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【审题指导】
一、材料核心解读
材料以张恨水的两部作品为切入点,展现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:
《巴山夜雨》:抗战时期,知识分子与百姓在漏雨的茅屋、呛人的蚊烟中,用"大明湖的香片""南京的盐水鸭"(记忆中的美好)和李商隐的诗句(精神共鸣)编织未来,体现苦难中通过记忆与精神共鸣寻求希望。
《燕居夏亦佳》:北平夏日,文人在槐树荫、冰酸梅汤、月夜弦歌中,将流离中的精神寄托凝结成生活诗学,体现动荡中通过生活细节重构精神秩序。
材料后半部分给出三种观点:
苦难是生命底色:强调现实困境的不可回避性。
记忆是精神火炬:突出过去美好对当下的支撑作用。
超越当下的期许是突破关键:指向未来想象对现实的引领。
核心问题:在时代风雨中,个体如何平衡现实的泥淖(苦难)、记忆的微光(过去)与未来的想象(期许)?
二、立意方向
三者平衡论(推荐):
现实为基:承认苦难是生命的底色,但不被其吞噬(如张恨水笔下的漏雨茅屋)。
记忆为光:从过去的美好中汲取力量(如"香片""盐水鸭"的文化记忆)。
未来为翼:以想象突破困境(如用诗句编织未来约定)。
关键点:三者不是对立关系,而是动态平衡——记忆温暖现实,未来指引现实,现实反哺记忆与想象。
侧重某一维度(需兼顾其他两点):
以记忆抵御苦难:如汪曾祺在《昆明的雨》中通过美食记忆消解战乱焦虑。
以未来想象突破现实:如杜甫"安得广厦千万间"的期许推动精神超越。
以现实扎根生命:如苏轼在贬谪中通过"东坡肉"等生活细节重构意义。
三、高分立意示例
《在泥淖中种星星》:
现实如泥淖,但人可以在其中种植记忆的种子(如文化传统)和未来的星光(如理想)。
例子:西南联大师生在战火中坚持教学,用"刚毅坚卓"的校训(记忆)支撑,以"教育救国"(未来)为目标。
《记忆是回家的路,未来是远行的灯》:
记忆提供身份认同(如方言、习俗),未来赋予方向感,现实是两者的练兵场。
例子:木心在狱中用白纸画钢琴键弹奏莫扎特,以艺术记忆对抗现实禁锢,用对未来的信念坚持创作。
《苦难中的三重奏》:
现实是低音部(苦难),记忆是中音部(温暖),未来是高音部(希望),三者构成生命的交响。
例子:丰子恺在《缘缘堂随笔》中写战时逃难,却用"护生画集"(记忆中的慈悲)和"艺术的希望"(未来)治愈人心。
四、避坑指南
避免单向度论述:
❌只写"苦难造就伟大"或"记忆决定人生",忽略三者平衡。
✅需体现"现实-记忆-未来"的互动关系,如:记忆不是逃避现实的港湾,而是赋予现实意义的工具;未来不是虚无的幻想,而是基于现实经验的延伸。
避免空泛举例:
❌泛泛而谈"古人如何面对苦难",缺乏具体文本或人物支撑。
✅紧扣材料中的"香片""盐水鸭""李商隐诗句"等细节,延伸至类似文化符号(如《诗经》中的"昔我往矣"对战乱中士人的慰藉)。
避免文体混淆:
❌写成纯议论或纯抒情,缺乏思辨性。
✅采用"思辨性散文"或"文化随笔"体裁,如余秋雨《文化苦旅》的写法,将个人感悟与文化分析结合。
五、结构建议
引材料:以张恨水作品中的场景开篇,点出"现实-记忆-未来"的张力。
析观点:简要评述三种观点,提出"三者平衡"的核心论点。
举例子:
分论点1:现实是土壤(如杜甫在"床头屋漏无干处"中仍想"大庇天下寒士")。
分论点2:记忆是根系(如汪曾祺通过"端午的鸭蛋"连接故乡与流离)。
分论点3:未来是枝叶(如鲁迅以"铁屋子"比喻唤醒沉睡者)。
联现实:联系当代青年"躺平"与"内卷"的困境,提出平衡之道。
结全文:以"生命如树,现实扎根,记忆滋养,未来伸展"作结。
【佳作展示】
英雄之光,照亮民族前行之路
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。英雄,是民族精神的灯塔,是时代进步的标杆。他们以不同的方式,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,为民族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。
英雄可以是为理想信念英勇牺牲的革命者。在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中,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、洒热血,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理想,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。像李大钊,他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,投身于革命事业,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,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,最终英勇就义。他的牺牲,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,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还有刘胡兰,在敌人的铡刀面前,她毫不畏惧,宁死不屈,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革命理想的忠诚。这些革命英雄,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,让我们在追求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勇往直前。
英雄也可以是为国家富强勇于创新的改革者。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,一大批改革者以创新的精神和勇气,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。比如袁隆平,他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,经过多年的努力,成功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品种,解决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问题。他的创新成果,不仅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,也为世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。还有马云,他创办了阿里巴巴集团,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创新,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和商业模式,使中国在电子商务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。这些改革者,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成果,为国家的富强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英雄还可以是为百姓免受灾难奋不顾身的普通人。在日常生活中,有许多平凡的人,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,保护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。比如在四川凉山的森林火灾中,一群消防员不顾个人安危,冲进火海,与大火搏斗,最终不幸牺牲。他们用自己的生命,换来了百姓的安全和森林的安宁。还有在疫情期间,无数的医护人员、社区工作者、志愿者等,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,为防控疫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他们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但他们的行为却体现了人性的光辉和对生命的尊重。
英雄不一定都是取得丰功伟绩的大人物,英雄也可以是默默奉献的平凡人。在我们的身边,有许多默默无闻的英雄,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英雄的内涵。比如环卫工人,他们每天起早贪黑,清扫着城市的街道,为城市的整洁和美丽做出了贡献。还有教师,他们默默耕耘在教育的园地里,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。这些平凡的英雄,他们的工作虽然平凡,但他们的精神却是伟大的。
英雄是民族的脊梁,是时代的先锋。我们要崇尚英雄,学习英雄的精神,让英雄的光芒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。无论我们身处何地,无论我们从事何种职业,我们都可以成为英雄,为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明利配资-天天配资网股票配资网址是多少-股票配资平台查询网站-北京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